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一百九十七章 定风波(2 / 46)

本土势力却是不以为然,只是望向张气寒,甚至不乏幸灾乐祸之人,凤麟洲战事的时候,国师杀了多少人,现在让他们念国师的好,那是强人所难了。

便在这时,张气寒终于站了起来:“刚才小国师说了‘不战’二字,我深以为然,若是开战,把凤麟洲打个稀巴烂,那么此协议中的‘和平’二字又从何谈起?”

张气寒顿了一下,环顾四周,目光所及,无人敢与他对视,方才说道:“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道门本是一家,倒也不必强分谁胜谁败,只要道门赢了就是最大的胜利。走到今天这一步,太平道已然到了悬崖边上,如果要讲错误,这是李长庚犯下的弥天大错,我个人以为,李长庚已经不能继续担任太平道大真人之职。”

李长歌高声道:“既然国师不能担任太平道大真人,那么依照张大真人的意思,谁堪当此任?不会是张大真人你自己吧?”

张气寒淡然道:“这就要以玉京是从,以大掌教是从,以太上议事是从,以公议是从。”

同样列席议事的玉藻前不紧不慢地站起身来,破天荒地没有掩口,正色表态:“一个人的毁败和一个道统的成败相比,孰轻孰重?值此关头,关系到凤麟洲千万生灵的新生,容不得半点犹豫计较。”

张气寒接过话头:“毕竟共事一场,看在多年同道的情分上,愿意留在凤麟洲的,我多谢了。愿走者,请把话讲明,办理好交接手续,请自便就是了,去帝京也好,回蓬莱岛也罢,我绝不阻拦,我说话算数。”

斋王佩剑,站在张气寒的身后,如同一名侍卫。

大天狗收起了翅膀,坐在玉藻前的身后。

议事堂内又是沉默片刻,掌府真人景天明缓缓说道:“多谢大真人网开一面。”

李长歌闭上了双眼。

李长诗也沉默不语。

形势比人强。

张气寒敢召开这个议事,还敢让两人列席,自然做好了万全准备,真要是动起手来,吃亏的只会是李家人。

若是李长歌有齐玄素的一身修为,自然还是两说。

可惜李长歌没有。

所以李长歌也忍不住在想,玄圣的遗产为何没有落在李家人的手里,反而落在了齐玄素这个外人的手中?

玄圣在人间的最后一段时日都想了什么,宁可相信远在万里之外的澹台云,也不相信身边的李家人,这是为什么?是玄圣看破了东皇的心思?玄圣对李家人失望至此吗?

张气寒不再说话,只是看了陆玉沉一眼。

陆玉沉心领神会,开口道:“还有愿意离开凤麟洲的,请举手,我好做统计。”

先是几个人犹犹豫豫地举起手来,然后又有其他人也举起手来,总共有二十几人,这些都是李家人或者秦家死忠,大部分人还是纹丝不动。局势很清楚了,就算回到齐州也要面对玉京大军,局势还是不容乐观,与其日后沦为阶下囚,倒不如跟着大真人临阵起义。

陆玉沉接着说道:“大真人说了,愿走者悉听尊便,不过诸位必须遵照协议的各条款严格执行,保证临行前不做任何画蛇添足之事,不死伤一人,不毁坏一砖一瓦,谁妄图阻拦谁就是罪人。诸位能够保证吗?”

低沉的应答声音稀稀落落地响起:“保证。”

“能保证。”

“能。”

张气寒抬手往下一压,示意举手的人可以放下手了,沉声道:“那么,现在我宣布《关于和平解决凤麟洲问题的协议》自即日起正式下达施行。”

张气寒又把目光转向了李长歌和李长诗:“请两位给国师带一句话,我张气寒无愧于太平道,若是李道兄继续倒行逆施,那么败亡之日当在不远。”

李长歌不发一,当先转身离开议事堂。

李长诗、景天明等人也纷纷起身,跟着一起向外走去。

议事堂外,来自齐州的灵官方阵转步,整齐地跑出了大坪门外。

几个时辰后,秀京城外的港口,各种各样的箱子紧急搬入飞舟,这都是私人财产。

舷梯处,灵官们正在查看张气寒亲自签发的特别通行证,秘书护送家眷登上飞舟。

道士们再次回望秀京,这个奋斗了多年的地方,不由感慨万千。当年攘道派闹得那么凶,他们没有离开,而是跟着清微真人打了回来,可今天他们却是不得不离开了,此一别,不知余生是否还有重回此地之日。

_l

便在这时,张气寒终于站了起来:“刚才小国师说了‘不战’二字,我深以为然,若是开战,把凤麟洲打个稀巴烂,那么此协议中的‘和平’二字又从何谈起?”

张气寒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